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视讯
孟凡超:大桥是澳门发展的“新引擎” 大湾区发展的“加速器”
发布时间:2019/12/1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项跨境及本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为澳门内引外联架设了更加牢固可靠的软硬件平台,其中最突出的当属港珠澳大桥。近日,中国网记者专访了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他讲述了这一“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及其在推动澳门和大湾区发展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

突破重重困难的“世界之最”

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面临众多世界级难题。提到建设团队曾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孟凡超说:“第一是气象条件:每年有两到三次台风直接或间接影响粤港澳大湾区,风的影响加上珠江独特的水文特性,造成风浪流复杂,每年最多只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可以用于有效施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第二是环保问题:伶仃洋中共有两千头左右中华白海豚,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白海豚栖息种群所在地,其中在桥位区就有一千多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第三是通航问题:伶仃洋的通航非常繁忙,每天珠江口各个方向的通航船舶总量约四千五百艘,这就要求在建设期间,我们的施工团队不能与如此大的航运交通量发生冲撞;第四是台风和航运带来的施工安全问题,再加上珠江河口地质松软,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总的来说,伶仃洋珠江口复杂的自然条件给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此外,港珠澳大桥连通的是“一国两制”下的粤港澳三地,香港、澳门和内地在建设领域的技术法规以及管理要求上都存在着不同,三地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各有各的诉求。”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建设团队经过研究,确定了全新的“四化”建设理念,即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这一理念贯穿了港珠澳大桥桥岛隧设计施工的全过程。“‘四化’理念的核心在于高精度,也就是说,大桥的设计、施工、制造、安装都必须达到高精度这一目标。现在回头看,这个理念是完全正确的,也是以后跨海大桥建设坚定不移的方向。”孟凡超说。

在大桥的结构设计上,建设团队综合考量了耐久性、环保性、艺术性和文化性几个方面。孟凡超介绍说:“港珠澳大桥必须达到120年使用寿命的标准,这就要求在结构设计上提高它的耐久性。港珠澳大桥全部使用工厂化制造的混凝土构件,品质远高于现场浇筑的构件。同时,我们还采用了高性能还原钢筋并研发了高性能海洋工程专用混凝土。在环保方面,为了减少大桥的阻水效应以及对白海豚的影响,我们对大桥的结构进行了调整,这一调整不仅对工程技术提出了挑战,还令造价提高不少,可以说,港珠澳大桥为了环保是花了‘真金白银’的。”据孟凡超介绍,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运用了‘大写意’的艺术手法,让艺术和结构融为一体。在文化性方面,大桥上标志性的中国结象征着粤港澳三地在大湾区建设上同心协作,彰显了“三地合作”的文化;代表白海豚的海豚桥塔蕴含了“海洋文化”以及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关系;大桥的风帆塔寄托了未来大湾区发展乘风破浪、一帆风顺的美好愿景。从宏观层面上看,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如珍珠一样串在一起,寓意着粤港澳大湾区珠联璧合、协同发展的光明未来。

澳门发展的“新引擎”

“港珠澳大桥通车之前,伶仃洋两岸基本处于天堑阻隔的状态,人员往来大多是靠海上交通。陆路交通方面,当时从香港开车到澳门,需要从虎门大桥绕行两百多公里,非常不方便。”孟凡超回忆说。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让粤港澳1小时交通生活圈变成了现实,也让澳门对粤东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真正显现出来。

同时,大桥加深了大湾区的同城化、一体化,这将对未来大湾区的资源配置、产业结构乃至经济社会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澳门的文化、教育、旅游优势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在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引擎作用也将更加突出。”对于澳门未来的发展,孟凡超信心十足。

大湾区发展的“加速器”

粤港澳大湾区的东岸和西岸原先由于天堑的阻隔,在经济发展上存在很大差距。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加速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从物理意义上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同城化和一体化,让大湾区“互联互通”的梦想触手可及。

孟凡超说:“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未来大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彰显。随着智能化停车场的建设,赴港澳自驾游的内地车辆必定会增多,港珠澳大桥将更好地发挥其通车能力,推动三地旅游业高速发展。”

据统计,截至目前,港珠澳大桥工作日日均通行人数达5万人次。随着粤港澳三地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未来通行人数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作为大湾区的地标型建筑,港珠澳大桥形成的独特艺术景观成为粤港澳三地协同发展的象征,大桥本身就是一处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之无愧的‘加速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倍增器’,这是大桥真正的价值所在。”孟凡超说。